八月十二日至八月十五日,语言文学学院“行走中华,访政问教”实践队开启了“访政”之路。实践队对在陕西咸阳、浙江舟山、山东淄博等地工作的经过选调生或者优秀人才引进获得公职的校友进行了线上云采访。学长学姐们专业不同、学历不同、任职地区不同,却都怀有赤诚之心,为国家尽一份心力。实践队也不乏心向公职之路的队员,学长学姐们便现身说法,以自身求职经验为例,解答了队员们对选调、人才引进政策的诸多疑惑。队员们怀着对从政的迷茫与憧憬而来,抱着前辈的殷殷期盼与金玉良言而归,可谓收获满满。
张晓宇学姐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成功进入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在她的分享中,我们了解了人才引进是各级政府面向特定高校招收应届毕业生的政策。狭义上的选调就是定向选调和普通选调,但是人才引进往往也被称为选调,比如青岛市人才优选。总体来说,人才引进比选调的报名门槛更低。此外,两者在编制、选拔程序、培养方案上也存在差异。例如,人才引进一般没有笔试、人才引进不需要到基层锻炼。张晓宇学姐建议人才引进考试的准备时间适宜控制在十几天至一个月左右,考前需要勤加练习。学姐表示特别感谢母校的高平台给了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
19届的陕西选调生夏晨雪,20届的浙江选调生周琛和张光明也分享了报考信息来源与考试流程简介。他们提到,有意报考的同学可以通过哈工大就业网进行了解,也可以参考相关培训机构官网的公告信息,如中公教育和华图教育。同时,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会发布相关信息。此外,哈工大校本部建立了供工大选调生交流的QQ群,群里有全国各地的选调生前辈做定期分享,与此相关的公众号——HIT基层组织研究会也值得关注。
在备考方面,校友们则强调,考前的刷题有助于提高行测分数,申论的高分依靠平时时政思维的积累。建议队员们常浏览学习强国APP,多关注时评新闻。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半月谈、新华时评等时评文章学习论述思路、积累时政语言、充实文化底蕴。在考试过程中,笔试分为行测和申论两部分。紧张的答题时间要求同学们合理规划答题时间,及时放过“拦路虎”,确保写完申论。其中,夏晨雪学姐特别指出申论的题目要出彩。面试多为结构化面试,注重考察面试者待人接物能力、性格特点等。
同学们对于选调生的生活充满憧憬,也饱含疑问。学长学姐从自身经验出发,为实践队描绘了一幅选调百景图。选调生大部分需要到基层锻炼两年,由于工作单位、工作地点的差异,下基层的工作内容不同。可能是实地考察、参与乡村扶贫,也可能是整理文件与写作公文。今年是扶贫工作的收官之年,在陕西省工作、以扶贫为工作重点的夏晨雪学姐表示,扶贫工作虽然劳累,但是值得。提及选调的困难,校友们纷纷表示,选调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方言便是工作的一大难题。校友们作为异地选调生在工作之初,普遍存在与基层人民的语言障碍,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积累,困难便会一个个克服。同时,校友们纷纷表示入职后,公文写作能力对于个人日后发展较为重要,值得多加磨练。
个人的权衡不同,保研、选调、考研三条道路的选择也不同。校友们从自身经验出发,普遍建议走入读研深造道路,以更大程度地拓展眼界,加深对事情认识的深度。而针对多处于大二大三的队员们,则特别叮嘱学弟学妹们务必珍惜在校时间、好好学习。可以先行练习辩论、抓住机会,多参加演讲类比赛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访政”之路至此圆满结束,而队员们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队员们终会褪去学生稚气,一跃入人海成为一朵浪花。入海前或许会瞻前顾后,忧虑于能否成为奔涌的后浪,入海后方知有些问题无需现在回答,既然选择了选调之路,便向着海的方向,以人民的名义前行。
张晓宇
浙江选调生学长
浙江选调生周琛
(文/冯春然)